- UID
- 4
|
以下内容是在给绯夜开的某一次群杀写段位分析时写的,基本上总结了我目前对于下三段的理解。
一般来说,评段是在基准段位(如果原先有评段)的基础上,做出不符合(即低于)段位表现的行为扣分,做出超出(高于)段位表现的行为加分。加分或扣分超出段位允许的浮动范围则对段位进行调整。
一段的核心是逻辑——如果一个玩家所有的行为(包括在场上的发言)都符合逻辑的话,即可认为他具有一段的水平。而如果没有统一的大前提,很难判断玩家的玩法是否符合逻辑,所以在此处引入了公理公设,默认所有玩家都充分了解规则并且会为了自己阵营的胜利努力。而玩法符合逻辑,即一段的两个最明显的表现型就是:a.狼人刀中特(或者刀民局刀中民),村民票/毒中狼;b.如果你是村民阵营,不会因为发言被其他人认黑。
二段的核心是换位思考——即不仅在自己的立场上能讲清楚逻辑,还可以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使用逻辑进行分析。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站在其他人角度“换位思考”时,已知的自己的底牌是不能作为推理依据的,只能以公理公设和假设的他人的底牌为推理依据去分析。掌握了核心技能之后,如果二段玩家想模拟别的身份,如一个女巫想表现得像村民时,其他一段玩家是没有办法仅通过发言去判断这个玩家是女巫的,而只能得到“他是村民”的结论。另外一个二段玩家比较常用到的技能是身份矩阵,即除了自己填一份每个玩家对应的身份表外,通过换位思考分析出每位玩家眼里的身份表,再像做数独一样填出完整的身份表。
三段的核心是全局规划——即玩家在拿到身份后就能根据所知的信息进行布局,如狼发现存在黑情侣狼群少一狼时根据规则和玩家习惯确定狼队的打法。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全局规划不是死的。虽然大方向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但场上的局势并不可能完全符合预期,所以玩家要随时根据场上的局势调整自己的规划细节。相比于二段,三段多了全局视角,即分析局势时,不需要着眼于某一个点去换位思考,而可以综合考虑多个矛盾点。
玩家的段位表现,一般有学院派和野生派两种。学院派特指在Cici提出的段位教学方案下,完全按照Cici所教授的方法进行游戏的玩家;而野生派玩家则会在游戏过程中使用多种Cici教学方案外的其他玩法。作为能够使用学院派方法的野生派玩家,我个人其实是不赞成玩家完全使用学院派方法的。一方面,学院派理论固定,如果所有玩家采用同一个玩法,则会导致表现型的趋同,影响游戏的可玩性;另一方面,Cici的学院派理论是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展开的,但事实上没有玩家是真正的“理性人”,每个人都必然存在一些自己的局限和自己专属的优势。
评价段位时,一般会观察玩家多个维度的表现,如做身份、抿身份、场上发言、场下决策等等。若玩家并未经过学院派的训练(不能做到各个维度水平一致),则有可能在不同的维度表现出不同的段位水平,如擅长做身份的玩家未必擅长抿身份、擅长运用逻辑说服他人的玩家在自己做决策时未必能足够理性。一般以多维度中的最短板作为最终段位评价,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某位玩家在其中一个维度足够强,产生的优势超过了其他维度不够强而带来的劣势,那么根据最终在游戏中达到的效果进行评段(如C02三国演义场的千羽,即便身份做得不算好,发言被不少人认狼,但抿中身份连续两刀取胜,分析玩家身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水平即能够被评为三段)。 |
|